觅石“三苏”旁
      宋代的苏轼,号“东坡居士”,是中国赏石史上米芾以外最富传奇色彩的大艺术家,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实践,赏石、玩石风格就与他阔达磊落的性格一样,他的“雪浪斋”里,有山水景观石、纹理石、色彩石、抽象石等。他随兴所致,随兴赏玩,没什么拘束,不受任何影响。在湖北黄州任团练副使时,就在齐安江上用饼换了298枚可爱的美石。他还有自誉为稀世之宝的“仇池石”,后又遇“壶中九华”,欲百金买碧玲珑而未果,成了“念我仇池太孤绝,尤物已随清梦断”的遗怨。
    适时公干之余,同与会者有幸拜谒了“三苏坟”,似又重温了东坡先生的赏石诗篇,而且还在赏石先人坟前觅得一块“摸福石”而不胜感慨。那天,天公洒着深秋细雨,我坐在车上,怀着思古之幽情,车在路上疾驰,思绪已飞往苏东坡的“雪浪斋”,意念中品赏着东坡先生的藏石。不长时间就到了位于河南省郏县茨芭乡苏坟村东南的“三苏坟”址。据管理人员张老先生介绍,宋代时这里属汝州郏城均台上端里,安息着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两公冢间安置着其父苏洵的衣冠墓。
    “三苏坟”背靠着嵩阳中顶莲花山奇峰,面临汝水旷川,东西两道山梁逶迤南下,灿若剑眉。苏轼生前曾多次到过此地,见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形胜美其家乡”(四川眉山),遂称其为小峨眉,便产生了百年之后葬此的心愿。“即死葬我小嵩山下,子为我铭”。元年七月(1101年),他暴病卒于常州,次年间六月,其弟苏辙与其幼子苏过遵遗嘱,扶柩将其埋此。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卒,其子孙也将安葬此地,始称“二苏坟”。元代(1352年)郏尹杨允谓“两公之学,实出其父老泉先生教也……”。便置其父老泉衣冠于两公冢间。遂称“三苏坟”。如今“三苏坟”由坟园、祠堂、寺院、眉山头四部分组成。坛北三冢,自东北向西南排列,依次为东坡、老泉、颖滨,墓前各有石供桌、石香炉、石蜡台。祠堂后为祭坛,在这里膜拜“三苏”,也是传说中人们“摸福”的地方,摸福即闭目前行触摸墓前的石尊。
    我们一行人看了,拜了,我是爱石之人,到了这里,要在赏石大艺术家长眠之处觅得一块石头留作纪念,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我留神地找了起来,有一块石头接受了我的目光,啊!它就是我要找的石头,我连忙拾起用草沾雨水擦去石上的泥土,然后仔细端详起来,石头不大,十多厘米长,高七八厘米,平放似座山,在坡面一个棱线上有一处洞穴,石略显粗糙,我认为它很美,同行者也都过来要看,并啧啧称美。我觉得在这个与奇石有缘的名人长眠之处,觅到了纪念石,就是宝贝,心里甭提有多美了。我依照刚才闭眼摸福的情趣,给这块纪念石命题为《摸福石》。这次拜仰赏石先贤,谒苏坟,觅福石,真是太有意义了。如今,《摸福石》在我笑石居的博古架上摆放着,时时勾起我在“三苏坟”旁觅石情景的回忆。

                                                        (笑石居主人)
--------------------------------------------------------------------------------------------------
 平泉寻迹探幽
    “平泉朝游”是洛阳八大景(龙门山色、马寺钟声、金谷春晴、洛浦秋风、天津晓月、铜驼暮雨、平泉朝游、邙山远眺)之一景。洛阳是当时的唐东都,平泉山庄是唐代宰相李德裕的别墅所在地。以收藏奇石异木而著称,位置距市中心约20公里。
  星期日一大早,石友牛耀岑、李玉朝、巩卫国我们四人相约,商定到平泉山庄“考古”,着实地发一次思古之幽情。我们带着干粮、水壶、提篮等物骑上单车就上了路。
  四人中小巩是20多岁的年轻人,李、牛两位是年过半百之人,为相互照应,一路上走走歇歇,以节省体力,我们翻山越岭,边走边询问,打听清了平泉的具体地点,又经小山边水沟旁的羊肠小道,来到了当地老乡叫做小水库实际上是大水塘的去处,它在一条沟里,是由山泉汇集而成,里边的水被引出来浇地用。水库的两边是两座小山,两山夹着水库,百十米长的小土坝把山连了起来,平泉遗址就在西山的东坡上。我们过了坝看到地上有不少的破碎瓦碴和碗碴及一些不像是当地产的具有空洞的石头,又仔细地在附近沟岔进行了探察,没发现有特别的东西,双脚立在平泉遗址上,向往着当年平泉的繁荣景象。据史书载,平泉周围花繁木翠,众泉萦回,若人造天府。平泉别墅有书楼、瀑布亭、流杯亭、双碧潭。从各地运来的珍木奇石不下百种,“引泉水萦回穿凿”,“奇石林立左右”。泉石之胜,甲于一时。可惜的是,他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奇石景观,在唐末五代时湮没的湮没,被人掠奇的掠奇,他的孙子李延古为争得一方奇石的所有权,还搭进了一条性命。今天的平泉遗址,岗峦起伏,树林葱茂,清泉涌流,百鸟啁啾,如同画景。是游人的一个好去处。
  我们还就李德裕藏的名石“醒酒石”作了了解,打听平泉老户梁村沟一老者,他说,据传早年,有好大一块石板,原在沟西坡上,有一南蛮子来此地盗宝,将石板上的一块宝物弄走了,醒酒石就再也不灵了,兴修水利时,村民们把它填到坝里了,这是不是李宰相当年的那块石尚不明白。
  同是藏石人,李德裕为华夏藏石史写下了深沉的篇章,我们今人应继续发扬古人之精神,为中国现代赏石事业添砖加瓦,做出应有的贡献。

                                                        (笑石居主人)